“你可要想好了。”
秦权一改和颜悦色的模样,坐在了沙发上,“这人困不困,是从眼皮开始的,这人生的困惑不困惑,却是从识字开始的,你当真想要读书?”
石头很用力的点了点头,他是真的想读书。
“刚才我问过那个小孩子的问题,我再问你一遍,你以后打算做些什么,又或者说……”秦权抬起头看了石头一眼,“你,为什么而读书。”
石头皱着眉头想了半天,最后却冒出了一句……
“公子,我不知道。”
他一脸坦然,“我也不知道我以后想要做些什么,公子您能跟我说说,以前的读书人,都是为了什么而想要读书的么?”
不管石头读不读书,他这个精神就让秦权暗暗赞叹了一声。
“我曾听闻,有一国受辱,外敌肆意欺凌,有伟人说,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!”
“我也曾听闻,有人想要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事开太平!”
“你我都不是伟人,他们志向远大,你我远远不及,所以你不用管他们,你只需看你自己,为了什么想要读书。”
石头摸了摸脑袋瓜子,心道,不愧是读书人,说话都这么好听……
然后他抬起头看向秦权,“那公子早先读书是为了什么?”
“我?”
秦权笑了,他笑着摇了摇头,“我读书的时候可没人问我,但是后来我想明白了,我就是为了生活过得好一点,就和那个老人说的一样,读书才能做官,才能舒舒服服的把钱给挣了,至于现在嘛,或许还可以让我以及我周围的人生活过得更好。”
“生活过得更好?”
石头恍然大悟,“所以公子弄出了火炕,水泥这些东西?”
秦权点了点头。
于是石头大彻大悟,“我为了公子而读书。”
这一次,轮到秦权傻眼了。
前世父母经常训斥秦权的一句话,你又不是为了我们读书……
现如今,竟然真的有人为了自己读书?
石头理直气壮的说着,“我是公子的手下,那自然是为了公子而读书,公子需要我做什么,那我就做什么。”
秦权深吸了一口气,但却笑得十分开心。
他虽然不是小说里的那些雄主,一句话便能让人倒头就拜,但是他能潜移默化的让人臣服,他已经觉得很满足了。
既然这么满足,他自然要让自己高兴高兴,于是问道,“你为什么会想到为了我而读书呢?”
“在公子来到我们庄子里之前,我以为最好吃的就是石糖,一个月能挣上二两银子,就觉得心满意足,但是自从公子来了之后,我发觉就算我能吃着石糖,甚至每个月拿上五两银子,但还是不开心,反倒是公子夸我的时候,我反而觉得这才是我应该骄傲的事情,所以我才会说,我为了公子而读书。”
秦权眨巴了两下眼睛,这下彻底的明白了。
石头也是个憨货啊!
但也是这种憨货,才会让人觉得可爱。
他们在面对自己的时候,不会说谄媚的话,也不会有多余的想法,他们只会直观的说自己最纯粹的感受,从最为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。
秦权觉得自己捡了一个宝,但是这个宝要怎么用,他却一时有些犯难了。
他摸了摸下巴,微微抬起头,“要不,你先读着?”
是的,秦权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,想来想去,开口道,“我安排你跟何夫子学习吧,我听人说,他史书教得不错,你既然想要知道什么是对错,我也无法告诉你,但是读史,一定会有答案的。”
石头恭敬的点了点头,跟在秦权身后重新回到了葡萄架子下面。
柱子贱兮兮上前,“公子跟你说了些什么?”
石头板着脸,“公子让我跟何夫子学史。”
“你还真要去上学?你要知道,村里打算报名的,全都是一些五六岁的顽童,你跟他们一起上学,就不怕别人笑话?”柱子一脸惊讶。
石头却只是点了点头,“我不为他们读书,干嘛要怕他们笑话呢?”
柱子哑口无言。
秦权听到了两人的对话,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。
滕王来了,询问秦权在笑什么,秦权大笑着开口道,“我曾听闻这世界上有一种人叫做至人,这种人一言一行,都跟着自己的内心走,而这样的人,是绝对不会被旁物牵引从而改变主意的,以前我不相信,但是现在我相信了。”
“至人?你是被什么老夫子洗脑了吧!我可不相信有人能做到这个地步。”滕王摇了摇头。
“石头就是至人,人如其名,他就和石头一样。”
秦权笑得更加厉害了,跟滕王说了石头要读书的事情,以及石头和柱子的对话。
滕王听了,也忍不住用羡慕的眼光看着秦权。
秦权能看出来,他也能看出来,这石头是个宝藏男孩啊!
石头的事情暂且不提,滕王悠悠的看了秦权一眼,“今日在朝堂上,有人提出攻打高句丽。”
秦权坐正了。
他心里已然猜到,估摸着这是那些世家公子的主意。
滕王摆摆手,“你也不用过于担心了,去年圣上御驾亲征,追随圣上攻打高句丽的武将便不下百人,卢国公这般岁数已高的老将都出马了,却依旧败退而回,即便要再次出征,也必然要准备个一年两载,更何况,对于出征一事,朝堂上更是众说纷纭。”
“众说纷纭?”秦权有些惊讶,“他们不全都赞同出兵?”
要知道,目前的大唐,还是有些尚武的,好男儿都想要在战场上立功封爵,所以听说有人不答应,秦权还是非常好奇的。
滕王惨笑一声,“前朝就开始征兵了,那一位打了三次都打败而回,而圣上也想要打下高句丽,同样征讨了数次,但结果你也看到了。”
秦权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。
这就是李世民的傲气么?
为了证明自己才是明主,然后也跟着隋炀帝一样去打高句丽?
当然,这里面必然还存在其他原因,但是滕王所表露出来的意思,就是这个意思。
滕王叹了口气,“甚至可以这么说,我朝不管是朝堂还是乡野,提起高句丽来,人人都恨之入骨,却又有些畏之如虎,越是这样,越是不能妄动兵戈,打赢了还好,打输了,士气只会一阵不如一阵啊!”
“原来是这样,那这一战是必然要打的,就是不知道是谁来一雪前耻了。”
“希望不是你我吧。”滕王躺在椅子上,“这么多年都没能解决掉的事情,想想都能知道要花费多少代价了,怕只怕,就算打下来,不仅所耗甚大,而且也无法纳入版图啊!”
秦权端起茶杯笑而不语。
滕王所担心的,无非是两边伤亡过大,让两国仇恨更深,甚至无法消融,即便打下来,也无法管控。
但是国与国之间,不是向来如此么?
展开全部内容